早前在網絡上流傳著「IT狗」這名詞。這詞語的出處沿於一本名叫《數學與科技》的雜誌。當中一篇漫畫的內容,是一位女子和一隻名為「IT狗」的機械狗在對話。很多IT從業員看完這篇漫畫後,都感慨地認為香港從事IT行業不受社會重視、沒有尊嚴、只能像狗一般去服從主人的命令,因而自嘲認為自己是「IT狗」。
作為IT界的一份子,我個人對「IT狗」這稱謂是十分抗拒的。或許這一代的人,對社會及前途沒有憧憬,再加上網媒嘩眾取寵的創作方式,慢慢形成了一種自嘲當成幽默的網絡文化。還記得從前看過一些勵志的文章,提及到職業無分貴賤,即使有些人看不起打掃街道的清潔工,但他們都是為社會服務,是值得尊敬的。反觀現在年青人,喜歡自認是「廢青」,IT人自嘲是「IT狗」,你們都是受過教育,有能力為社會貢獻的人,「為甚麼要放棄治療」呢?
說到這裡,嘗試平心靜氣分析一下,導致這種文化及心態的源頭,或許是由於年青一代真的嚴重缺乏支持所致。在這裡先不談宏觀的社會狀況,嘗試先去集中探討香港IT行業的現況。IT從業員說行內薪酬待遇差,而企業卻反映「IT界人才荒」的現況。這現況反映出一個事實,就是香港IT人的技能,跟企業需求的東西並不相同。
我想有一些人看到這裡會反駁,認為是企業不願意投資在資訊科技,以及傳統企業高層,對科技知識一竅不通,想法太「離地」,而造成現今的局面。以上說法我不完全否定,但是有些東西我們獨力難以改變,所以IT人更加需要團結,才能令行業內有所改變。
從去年開始,我加入了 Open Source Hong Kong 從事義務工作,曾協助於數過大型IT活動,當中也有機會跟行內人士及修讀電腦科的學生接觸。但經過一年觀察,感覺香港人對這類活動的興趣及參與度不太活躍。即使願意來參加的,也抱著去電影院一般的心態,純粹坐下來看完就離開,很少會跟其他參加者互相交流。另外有學生也跟我反映過,他們對很多IT技術感興趣,但找不到朋友一起交流學習。
總結一下,IT人對自身及行業缺乏信心,是由於每一個人都在孤軍作戰,而衍生出的無助感。大家努力團結,多走一步吧。只要群體互相扶持,才能日漸壯大,才更有力量去爭取你應得的回報。IT界的朋友努力吧,不要再做「IT狗」了!
![](https://nicholas.hk/wp-content/uploads/2023/06/274618194_1383460078759115_6437065333972714887_n.jpg)
喜歡電腦科技、遊戲、攝影、音樂。過往曾經從事攝影工作及撰寫專欄文章。近年回歸IT行業,努力學習中, 志願協助於開源社群及IT技術分享的工作。
我從來都不覺得自己是狗, 反而我對於自己是個IT developer 非常開心,因為我地係未來的一員。當全世界都講大數據, AI, VR, fintech, 當國內越來來多公司開始O2O, 當手機App同網站利潤率超過街鋪的時候, 當blockchain 準備在未來取代中間人的時候, 我作為一個香港的IT人, 只會更努力的裝備自己, 搞多D startup 做多點項目…現在還以為IT是泡, IT是狗的香港人, 終有一天會明白,他們看不起的行業會把他們利潤搶過清光, 因為他們的value隨著的短視而消失。
共勉之
香港外行人管內行人呢個情況太嚴重啦
管理層多數都商科出身
加上香港嘅IT人特別軟弱
被人輕視係好正常嘅事
環境太差做成新入行嘅人冇歸屬感
惡性循環