Press "Enter" to skip to content

DiGi Lesson – 人像攝影 – 50mm定焦拍攝心得

還記得在8年前,筆者第一次接觸攝影及相機器材,當時一班網上認識的攝影師,陪同筆者去購買人生的第一台單反數碼攝影機。當時由於預算有限,手上的資金只足夠購買一台相機及一支鏡頭。由於當時購買相機,主要用途是想拍攝人像照片為主,身邊的一位朋友就大膽的推薦,建議我暫時放棄不買變焦鏡,只買一支大光圈的定焦鏡頭Nikon 50mm f/1.4。這是筆者人生擁有的第一支鏡頭。

在最初使用時,實在感覺到很不習慣。以前用普通DC拍攝,都可以有變焦功能,而現在用定焦鏡拍攝,構圖時要自行移動腳步,去控制拍攝距離,而且那年代的相機還不是全片幅(Full Frame),鏡頭的焦距會乘上放大率1.5倍,變成75mm,這焦距在室內或狹窄的地方實在是很不方便拍攝。但是,慢慢使用慣了後,則開始愛上使用定焦鏡頭,後來甚至再購入30mm f/1.4及85mm f/1.4,實行全定焦鏡拍攝。

為何大光圈的定焦鏡比較適合拍攝人像呢?以下綜合了筆者使用多年的個人心得:

淺景深效果

還記得在早前講解光圈快門的關係,有提及過光圈與景深的關係吧:光圈越大,景深越淺。大光圈容易製造出強烈的淺景深效果,淺景深是人像拍攝的其中一個常用技巧,藉著將背景虛化,人物就會在比較下更為突出和影像感覺更銳利。圖1:使用f/1.8拍攝將背景虛化。

避開背景雜亂的景物

除了虛化背景之外,標準定焦鏡跟廣角鏡拍攝的最大分別,是背景納入相片的比例。越是廣角的鏡頭,背景納入相片的範圍就會越多。若果同樣是拍攝一張半身人像照,使用28mm的鏡頭,跟50mm相比,28mm的廣角會將更多的背景攝入鏡頭之內。因此,若在背景比較雜亂的場地拍攝,50mm的焦距反而比較容易掌握。圖2:使用50mm從低角度拍攝,這樣背景集中了在樹木,其他在公園的東西都避開拍攝不到了。

減低景物變型

另一樣50mm焦距拍攝的好處,是此焦距拍攝的影像,變型的情況比廣角鏡要小得多。雖然近年也流行廣角人像拍攝手法,但是筆者對於相片構圖及整體景物的工整性,卻有一份執著。
圖3:使用50mm從正面水平角度拍攝,大家可見到無論人物,以及背景的小屋,線條都是非常工整,跟真實比例最接近。

低光源拍攝(室內/夜攝)

光圈越大,相機曝光量就越多,因此夜間拍攝,大光圈是對拍攝非常有幫助的。回顧筆者第一次夜攝人像,當時是不喜歡用閃光燈,因為覺得失去了現場感,而且因為習慣使用大光圈拍攝,在夜間手持拍照也不成問題。因此就喜歡了用大光圈鏡頭拍攝夜影人像了。
圖4:大家可看到,這張相片是沒有用閃光燈的。在夜間低光源拍攝,人物借助現場光線補光,這必須要用大光圈才能做到。而且,如果不是使用大光圈拍攝,背景的大樓燈光要拍得這亮度,就必須要用腳架長時間曝光,又或是要用很高的ISO值才能拍攝得到了。

以上說了很多50mm 定焦拍攝的好處,但是,在使用大光圈鏡頭,還是有一些需要注意的事項:

 

注意最近對焦距離

50mm鏡頭的最近對焦距離是1.5尺(0.45米),這鏡頭拍攝全身,半身至大頭人像都是沒問題的。但是如果想作近距離拍攝,對焦物件近於0.45米以內,相機是無法對焦的。大家要注意這一點。

景深與對焦的關係

另外,光圈太大,景深會變得太淺,如果使用最大f/1.4拍攝,只要對焦後手稍為有輕微搖晃,相片就已經有機會失焦了。因此大家要了解,鏡頭的最大光圈,並不是甚麼時候也能使用的,拍攝時,光圈大少與相片景深之間的比例,是要看情況調整的。而且,筆者一向也不太認同,坊間很多人像攝影師,永遠都用f/1.4甚至f/1.2拍攝,沒錯淺景深效果是很強,但過度虛化背景,這變得相片只有主角而沒有場景了,那倒不如在影樓拍攝好了。
圖5:使用太大光圈拍攝,大家可見頭髮以外的位置都已經在景深以外而模糊了。

總結:

拍攝人像,由於人物是主角,因此廣角不是第一考慮範疇,反而景深控制,鏡頭銳利度,以及曝光量,對拍攝有著很大的影響。這亦是為甚麼,在基礎人像攝影中,50mm鏡頭是最常使用的。當然,攝影並非只是單一方法的,筆者身邊亦認識很多使用廣角鏡拍攝人像很出色的攝影師,其中一位,我的工作拍檔兼數碼雙周的專欄作家之一Clayton Kwok,他在這方面的心得有很多值得學習,稍後他也會在此專欄內跟大家分享廣角人像的應用,請大家也多多支持。

原文刊登於DiGi 266 – DiGi Lesson

Leave a Reply

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.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*

This site uses Akismet to reduce spam. Learn how your comment data is processed.